5月7日,農林牧漁板塊逆市走強。中信一級行業指數中,農林牧漁指數(1667.999,-5.26,-0.31%)上漲1.16%,居于漲幅榜第二位。農林牧漁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上漲17.44%,居于漲幅榜首位。缺少科技含量和熱點話題,農林牧漁板塊此前并非明星板塊,然而“冷門”緣何逆襲?哪些細分板塊還有后勁?
年內牛股頻出
截至5月7日收盤,農林牧漁指數成分股中,新農開發(8.680,0.79,10.01%)、隆平高科(17.970,-0.30,-1.64%)漲停,京糧控股(9.010,-0.24,-2.59%)漲8.06%,農發種業(4.240,-0.03,-0.70%)漲6.75%,大康農業(2.850,-0.09,-3.06%)漲6.14%,此外還有多只股票當日漲幅超過3%。
如果衡量今年以來的整體表現,農林牧漁板塊表現更堪稱搶眼。截至5月7日收盤,中信一級行業指數中,農林牧漁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上漲17.44%,位居所有指數漲幅首位。位居第二、三位的分別為醫藥指數、計算機指數,分別上漲17.25%、13.16%。
農林牧漁指數成分股中,金健米業(10.240,-0.13,-1.25%)今年以來累計上漲158.60%,大北農(9.680,-0.12,-1.22%)累計上漲96.79%,北大荒(17.450,-0.28,-1.58%)累計上漲82.03%,京糧控股、大康農業、雪榕生物(11.240,-0.09,-0.79%)、新希望(32.450,0.01,0.03%)累計漲幅均超60%。此外還有多只股票年內累計漲幅超過40%。
內需釋放提振
相對于科技等熱門概念板塊,農林牧漁此前并不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然而,今年以來為何冷門得以逆襲?其中藏何玄機?
業內專家認為,與一些此前更受關注的板塊不同,農林牧漁更加偏重于內需,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緩解,內需有望更加快速地釋放,農林牧漁板塊多數屬于剛需,將受到提振。
前海開源滬港深農業混合基金經理石峰表示,農林牧漁行業屬于純內需產品和必選的資源品或消費品,不受或少受疫情導致的國內外經濟前景惡化的影響。而且,某些產品由于具備需求剛性,反而出現了供不應求和漲價預期。行業中的一些子板塊和權重股,本身質地優良,且具有成長性的股票,一直都有配置價值。
銀華內需精選基金經理劉輝認為,今年應該是去年農業大年的延續和深化,農業大機會將真正實現,投資機會有所增加。
此外,專家建議投資者應該更加關注如何精選細分板塊。天風證券(5.570,0.05,0.91%)分析師吳立指出,繼續重點推薦生豬養殖板塊。規模豬場未來幾年有望快速擴張,短期來看,預計二、三季度上市公司出欄量有望環比高增長,從而帶來利潤環比高增長。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不確定背景下,養殖板塊抗風險能力強,利潤高增長趨勢顯著,投資價值彰顯。
華金證券分析師陳振志指出,對于不少養殖企業而言,由于季節性因素和留種等原因,一季度為全年出欄量低點,后續有望呈現逐漸回升的態勢。由于生豬養殖板塊2020年上半年業績的同比基數仍然相對較低,因此生豬板塊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有望呈現“環比明顯趨好、同比大幅增長”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