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消息,據《晚點財經》報道,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賣通已經開始低調運營自己的獨立站和自營業務。
2021年12月6日,阿里公布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變動。原淘寶、天貓、阿里媽媽事業群總裁蔣凡,負責新成立的“海外數字商業”板塊,該板塊業務包括速賣通和國際貿易(ICBU)以及Lazada等面向海外市場的多家子公司。此前,速賣通和國際貿易業務曾由戴珊負責。
報道稱,在阿里海外板塊重新整合之后,Lazada和速賣通有了更明確的分工:Lazada主要負責海外電商的本地化業務(海外本地發貨),速賣通負責跨境業務(賣家在中國,跨境發貨)。
據了解,速賣通現在的本地化業務主要在西班牙與法國,負責團隊正在將業務交接給Lazada團隊。一位阿里員工稱,海外團隊的目標是未來跨境業務和本地化業務比例為四六開。
2月24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發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季度(即2022財年第三季度)財務業績。報告期內,阿里巴巴收入為人民幣2425.80億元,同比增長10%。
于2021年12月,阿里巴巴主要包括Lazada、速賣通、Trendyol及Daraz在內的國際零售商業業務增長強勁。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約3.01億,單季凈增加1600萬。
據相關資料顯示,全球速賣通自2010年4月上線,作為阿里旗下唯一面向全球市場的在線交易平臺被人們戲稱為“海外版淘寶”,經過多年深耕如今已覆蓋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成交買家數量突破1.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