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憂外患不斷的SHEIN
在巨頭爭相出海的時代,SHEIN是中國最神秘的跨境巨頭。
(資料圖片)
2022年4月,SHEIN以1000億美元的估值一鳴驚人,這個數值超過了H&M和ZARA市值的總和,在全球初創公司排行榜中僅次于字節跳動和SpaceX。
相關數據顯示,SHEIN是2022年全球下載量最大的購物應用程序,全球流量還在飆升。
(數據來源:Apptopia)
但狂飆猛進的過程中,SHEIN又不可避免地進入了陣痛期。
根據最新一輪融資估值,不到一年時間,SHEIN的估值下跌至640億美元,縮水三分之一。
過去一年,SHEIN過得稱不上順利。
一方面,SHEIN長期被設計版權、環境治理等負面新聞纏身。
根據公開記錄,在過去四年中,SHEIN在美國至少50起聯邦訴訟中被列為被告,指控商標或版權侵權。去年7月,SHEIN就因抄襲被索賠超1億美元。
同時,憑借著“低價快返”模式迅速崛起的SHEIN也多次爆發ESG爭議,在環保、社會價值和員工治理等方面存在明顯缺陷。
為了應對ESG審查壓力,SHEIN提高了原材料的成本,銷售端商品價格也相應地隨之上漲,引發了消費者的不滿。
在內部面臨諸多問題的時候,SHEIN的外部情況也不容樂觀。
去年9月在美國上線的Temu,把拼多多的社交裂變、低價補貼的玩法復制到海外,在SHEIN價格上漲的時候,憑借著超低價搶奪了一批消費者。不僅如此,Temu還對SHEIN的員工和供應商“挖墻腳”。
雖然Temu目前還難以和SHEIN對抗,但后來者居上是拼多多的代言詞,誰也不能預料拼多多是否能在海外再創神話。
內憂外患之下,SHEIN不得不求變。
二、尋求出路,SHEIN大調整
隱患爆發后,SHEIN多管齊下,尋求新的出路。
首先,SHEIN進行了更多新模式的嘗試。
一方面,SHEIN不再堅持獨立站模式,入駐了亞馬遜開店。
不過,SHEIN沒有在遵守亞馬遜不成文的“全網最低價”的規矩,獨立站上的產品價格比亞馬遜店鋪上便宜近半。
這樣一來,SHEIN既能增多一個流量來源,依托亞馬遜的FBA模式提高服務能力,而在價格差下,也有可能為獨立站引流。
(同一款裙子價格:上SHEIN獨立站,下亞馬遜店鋪)
另一方面,SHEIN還在準備平臺化,向第三方電商平臺轉型。
一直以來,SHEIN采取的是買斷模式,供應商負責供貨,SHEIN負責后續的運營和銷售。
而在去年,SHEIN在巴西推出了類似淘寶、亞馬遜的運營模式,允許其他品牌和零售商在其平臺上開店銷售。除此之外,SHEIN還部署巴西本土的供應鏈,在本地工廠生產衣服,以此達到縮短交付時間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有消息稱,SHEIN將任命前軟銀高管Marcelo Claure擔任拉美業務董事長,Claure將負責在巴西和墨西哥搭建供應鏈。
除此之外,SHEIN還將觸手伸到了線下,在日本東京開設了全球第一家長期線下店,消費者可以在店里挑選、試穿商品,但最后要到APP或網站下單。線下店的開設,既增加了消費者體驗,也為線上業務輸送了流量。
其次,面對設計版權的爭議,SHEIN也在孵化年輕的設計師項目。
2021年,SHEIN推出了SHEIN X孵化器計劃,該項目支持與原創設計師分享利潤,保留設計師版權,剩余的生產、營銷、銷售等環節則由SHEIN來完成。
截至1月,該計劃已經聚集了近3000名時裝設計師和藝術家,而2023年SHEIN計劃再招募1000名設計師。
為了擴大用戶規模,增強適應性,除了從單一的女裝品類擴展到全品類外,SHEIN還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矩陣,推出了覆蓋鞋服帽、美妝、寵物、箱包的十多個品牌。
(圖源:深網)
當然,在飽受爭議的ESG方面,SHEIN也采取了諸多措施。
比如擴大供應商社區賦能計劃,在工廠擴建、技術創新、培訓支持、社區服務這四大維度升級供應鏈。
此外,為了解決持續存在的防治廢料問題和打造更具循環性的時尚,去年10月,SHEIN還在美國推出了轉售平臺Shein Exchange,消費者可以在該移動端app上進行SHEIN二手物品的交易,今年將會擴大到全球市場。
顯而易見的是,一系列部署和調整下來,將會花費巨額真金白銀,成本壓力之下,SHEIN也在1月開啟了G輪融資,意向融資15-30億美元。
關鍵時刻到來,SHEIN需要向資本市場證明自己的實力,以此實現IPO的愿望。
三、誰能成為下一個SHEIN?
“大航海”時代到來,國內電商巨頭都爭相到海外掘金,而SHEIN可復制的模式和作為先行者的經驗,也給后來者提供了借鑒模板。
除了前文提到的Temu,去年9月,在獨立電商平臺Dmonstudio、Fanno相繼宣布關停后,字節跳動再次推出了新的快時尚獨立站IfYooou,不管是在低價政策,還是在女裝快時尚的定位上,都有著很強的SHEIN風格。
而幾年前多次投資出海項目,卻因發展不盡人意而撤退的唯品會,在去年也進行了新的嘗試,推出了快時尚女裝出海品牌NOWRAIN。
和早期SHEIN借助社交媒體營銷迅速起量一樣,NOWRAIN抓住了TikTok的直播和短視頻流量紅利,在短時間內聚集了大量流量。
但和SHEIN到后期才入駐第三方平臺不同,NOWRAIN在運營獨立站的同時,也進入了TikTok Shop,并且還取得了突破性成績。
NOWRAIN不僅獲得了TikTok官方授予的Seller Gold Award獎杯,成為TikTok上的頭部女裝品牌,還斬獲了英國時尚節“Fashion Discovery”的“Top時尚商家”榮譽。
然而,盡管后來者無數,但不能否認的事實是,在互聯網流量紅利消失、政策收縮和實體零售逐漸恢復等客觀條件下,SHEIN的出海神話很難再復制。
不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在SHEIN等一眾探路者身上,還是可以總結出可借鑒經驗的。
首先,是要做好本地化問題,只有更加靠近消費者,才能避免水土不服的問題。而如果能夠做好本地化供應鏈和物流建設,那么跨境電商交付時間長的問題也能得到解決。
其次,雖然以前低成本的網絡流量不復存在,但移動互聯網時代,也不能忽視社媒推廣的重要性,Temu和NOWRAIN能在短期內夠取得重要進展,都離不開社交媒體的流量。
最后,還是老生常態的品牌建設問題,快時尚品牌的抄襲問題一直都是被大眾詬病的“原罪”之一,要想長久的發展下去,有自己原創設計能力尤為重要。
總而言之,有著十幾年積累,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SHEIN神話難以復制。而對新玩家來說,將成功經驗化為己用,擁有自我造血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