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脹持續降溫,跨境賣家迎來轉機 環球焦點

2023-02-28 17:40:39

1.美國通脹降溫

折磨跨境賣家已久的高通脹,終于降溫了。


(資料圖片)

近日,有研報指出,基準情形下,預計2023年美國表觀CPI同比增速將從2022年的8.0%回落至4%左右,較中國經濟復蘇前的預期上調。由于能源及美國“重啟相關”價格的高基數效應,上半年總CPI同比增速將維持較快回落態勢,二季度降至4%左右。

但是由于中國復蘇、美國需求韌性以及勞工荒緩解緩慢,下半年通脹下行可能受阻,預計2023年核心CPI同比增速將從2022年的6.2%回落至4.5%左右,黏性可能較總CPI通脹更強。

從上周備受市場關注的美國通脹數據中可以看出,雖然仍高于預期,但已經低于上個月。

(美國CPI數據,圖源Investing.com)

而通脹降溫也早有預告,早在2月中旬,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就顯示,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6.4%,為連續第7個月下降,創2021年10月以來最小增幅

CPI數據略高于預期,但向下的趨勢確定性依舊較高,但不可忽視的是,美國通脹仍具有高粘性,這或將意味著其下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總的來說,美國通脹降溫對跨境賣家來說依舊是難得的好消息。

2.仍不可放松

近兩年來,跨境賣家們時常被“通貨膨脹”所支配,在疫情反復的背景下全球性的通貨膨脹愈演愈烈,通脹加劇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物價普遍上漲,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為了維持收支平衡,消費者只能減少日常支出,中國跨境賣家便迎來了可怕的“寒冬期”。

從通脹對行業帶來的影響沖擊來看,首當其沖的就是消費者購買力下降,購物習慣發生改變。

去年,全球調研機構麥肯錫分析了4000名美國人的消費情況:74%的人正在減少購物,50%的人消費水平明顯下降,60%的人減少購物數量,44%的消費者延遲購物。

此外,還有部分消費者傾向于選擇“平替商品”。NPD Group調研數據,美國消費者購買便宜替代品和性價比產品的比例不斷增加,大多數人轉向折扣店進行購物。

顯然,在通脹下消費者不僅購買力下降,對商品價格也愈發敏感了。

其次,電商平臺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虧損進一步擴大。以亞馬遜為例,今年2月交出了“凈虧損27億美元”的成績,凈銷售額增速也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最低增速。

對跨境賣家來說,在供應鏈問題的籠罩下,賣家運營成本不斷增加,虧損破產更是常態。此外,由于消費者的購買力不斷降低,賣家們在商品價格上也加劇內卷,認為只有不斷降價才有機會促成商品的成交量,進而導致賣家的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市場變化難以琢磨,無論是通脹回落的快還是慢,賣家們都要做好準備,在自己可控的范圍內調整價格、布局產品以及控制成本。長遠來看,抗擊通脹仍是一場持久的硬戰。

關鍵詞: 通脹降溫 美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