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消免稅政策
無論什么時候,提到跨境平臺,關稅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
最近有消息稱,在收到聯合議會FPE議員提議,要求政府取消對跨境平臺購物低于50美元免稅的政策之后,巴西財政部部長Fernando Haddad正在評估對以Shein、Shopee、Wish和Aliexpress等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平臺的征稅事宜。
(資料圖片)
議員們給出的理由是,像Shein、Shopee這樣的公司在有意利用巴西法律漏洞,規避銷售稅。平臺通常將一次采購分成幾個包裹來避稅,讓開發票的金額遠低于將多個包裹集中在一起發貨時的發票金額。據統計,巴西每天收到大約50萬個來自中國的包裹,導致政府損失了數十億的稅收。
然而,這一提議遭到了巴西消費者的強烈抵制,他們認為征稅會抬高產品價格,最終會損害到消費者的利益,紛紛在巴西財政部部長社交媒體賬號下的評論區發起抗議,要求其拒絕這一提議。
就連TikTok上的百萬粉絲博主,也表達了自己的不滿,認為消費者在外國網站購物只是為了更低的價格,政府應該做的是把本地零售商價格壓低,而非向國外平臺征稅。
目前,該提議正在接受眾議院財政和稅收委員會(CFT)的評估,并正在進行最后的處理,委員會是否會考慮民眾意見還不得而知。如果提議通過,之后Shein、Shopee等跨境平臺上的產品運送到巴西將會產生額外的費用。
2.積極嘗試本地化
實際上,因為涉及逃稅風波,許多市場都對Shein等跨境平臺爭議不斷。
前不久南非政府就認為Shein利用了價值800美元以下貨物可以免除關稅的漏洞逃避關稅,宣布對其進行調查。
而在更早之前,美國的制造商和協會同樣對Shein提出過投訴,認為其利用低價值小包裹,逃避進口關稅,導致當地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的稅款。
即便如此,Shein在海外的熱度卻絲毫沒有消退的跡象。或許是因為,低關稅在一定程度上幫助Shein降低了成本,售價也就得以保持低位,這一點對購買力相對較低的消費者來說有著足夠強大的吸引力。
但隨著市場政策的不斷變化,Shein以往依靠低價就能打入市場的計劃逐漸落空了。
目前,不僅包括南非、巴西在內的這些國家加大了調查逃稅的力度,歐美多個國家還在計劃調整關稅,如美國就計劃取消800美元以下跨境小包裹的免關稅優惠,巴西也有意將跨境電商產品關稅大幅提升至60%。
可以說,如果相關政策落實,國內的跨境商品將不再具備價格優勢,跨境平臺之后不僅會失去大量客戶,就連盈利也會變得艱難,所以眼下Shein、Shopee和速賣通都在盡可能地擺脫國內供應鏈資源優勢,采取行動嘗試本地化,深入當地市場,比如速賣通就特意降低傭金,吸引拉美本地賣家入駐,Shein也在部署本地供應鏈,還試點了平臺模式。
顯然,為了在關稅調高之后依然能在當地站穩腳跟,本地化成了必經之路,但效果如何,中國的跨境平臺還能否繼續得到海外消費者支持,還有待時間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