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加速擴張,TEMU正式登陸歐洲市場

2023-04-24 08:44:35

1.拼多多英國站點正式上線

拼多多在海外發展的速度真的太快了。

近日,行業消息顯示,原定于3月25日上線的TEMU英國站,于4月21日正式上線。

除了英國站點之外,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新西蘭、西班牙等歐洲市場版塊也已經在擴張中。


(資料圖)

間隔一個多月之后,拼多多終于正式登陸歐洲市場。

在具體入駐政策方面,TEMU保持了之前的一貫作風:極低門檻。

具體來說,商家入駐TEMU英國站合作,無需繳納任何費用,直接0元入駐,0傭金,且個體工商戶、企業(含香港企業)、品牌等賣家皆可入駐,賣家無需復雜的運營操作和對應的招商小二確認選品和價格即可。

同時,此次TEMU英國站也開放了更多的招商品類,近乎實現全品類布局。

具體包含:男裝服飾、男鞋、男士家居服內衣;童裝童鞋、母嬰玩具、母嬰用品;男士箱包、男士配飾、珠寶首飾;運動戶外、運動鞋服、3C數碼、手機和配件;小家電、汽車用品、寵物用品;樂器、辦公學習用品、商業工業用品和工具。

如果讓我們用一個詞來回顧一下拼多多TEMU的擴張之旅,那就是“快”。

去年9月,拼多多正式“出海”,短短幾個月時間里,就打出了一系列漂亮的戰績,9 月中旬,TEMU先后占領美國Android應用商店和Google Play商店購物應用的單日下載量第一,超過亞馬遜和SHEIN。

截至目前,TEMU更是已經連續數周成為美國應用下載榜第一的APP。相關數據顯示,TEMU 在美國已經霸榜 170 天,在加拿大霸榜 120 天,澳大利亞是 20 天,新西蘭是 39 天。

而拼多多的腳步還沒停下,除了上述歐洲國家之外,未來非洲、拉美等地區同樣是TEMU的拓展目標。

今年3月份,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陳磊在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介紹了關于TEMU的情況。

當時陳磊表示,在TEMU這個業務上,我們希望能夠創造出自己獨特的價值,例如通過我們在供應鏈上積累的多年經驗為消費者提供價格實惠的精選商品,并且通過不斷的迭代功能來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早些時候,拼多多集團發布公告,經董事會批準,聯合創始人趙佳臻將出任執行董事和聯席CEO,與陳磊搭檔,共同管理公司業務。

陳磊稱,未來,趙佳臻將更加專注于供應鏈管理和中國業務,而陳磊本人的重點將更多放在全球化工作上。

圖源:新華社

從陳磊的業務側重點來看,目前拼多多全球化業務TEMU的優先級已經高于國內主站,是戰略級項目。

現在,拼多多要在海外復制拼多多的神話。

2.低價是最強競爭力

憑借超乎想象的低價折扣和獨一無二的特色社交玩法,TEMU用實際案例告訴我們什么叫“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數據顯示,上線僅兩周,TEMU在美國iOS和Google Play雙端的下載量激增860%。伴隨著這樣的趨勢,去年11月1日至12月14日,TEMU順利超越亞馬遜、SHEIN等強勁對手,成為美國市場上下載量最高的移動應用程序。

漸漸地,TikTok、YouTube等社交媒體平臺上有越來越多用戶開始分享關于TEMU的購物經歷,無數美國消費者為TEMU所提供的大力度折扣和各項優惠驚呼,這股愈發火爆的購物狂潮也讓TEMU的知名度直線飆升。

今年2月,TEMU又給火熱的市場澆上一盆熱油。

為了徹底在美國市場上站穩腳跟,TEMU不惜斥巨資拿下了美國“超級碗”總決賽的兩個廣告位。

來自多方檢測機構的數據顯示,今年超級碗一條30秒的廣告花費為700萬美元,相當于每秒定價23萬美元,創下了該賽事廣告的歷史最高價。

強勢拿下兩條廣告的拼多多TEMU成為了有史以來在“超級碗”投放廣告的最年輕的品牌,2.08億美國觀眾深刻地記住了TEMU的口號 “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

正是因為有了如此大的曝光量,在亮相“超級碗”后,TEMU的流量再次暴漲。數據顯示,今年3月,TEMU的月活躍用戶達1340萬,已超越美國知名零售商Target,其流量優勢超乎想象。

根據SensorTower的數據,TEMU廣告登上超級碗決賽當天,其下載量激增了45%,日活比前一天猛增約20%。

這樣的發展路徑,看上去十分熟悉。

曾經在國內電商市場中,拼多多就依靠極致低價、百億補貼、砍一刀、打廣告等燒錢策略,迅速起量。

從本質上看,TEMU的成功再次印證了那句亙古不變的真理:“低價就是市場最強競爭力。”

以一雙襪子為例,有澳洲的網友表示,TEMU上10雙男士普通短襪才1.88澳刀,但亞馬遜上要60澳刀,這樣一對比,TEMU的價格優勢十分明顯。

過去一年來,美國多數消費者受持續性的高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對商品價格的敏感度大大提升,消費降級趨勢明顯。這恰好為主打低價的TEMU提供了一個搶占市場的機會,同時再加上拼多多百試百靈的燒錢營銷,TEMU的成功水到渠成。

對于TEMU來說,打出低價牌容易,但想要在競爭激烈的電商競技場上一直保持低價優勢并不容易。

更別提在TEMU拼命向外擴張的過程中,還可能會受一些內外部因素影響。

比如前文提到,TEMU英國站點原定于3月25日上線,而推遲上線的原因,則是因為物流倉儲能力的限制。

簡單來說,就是業務的迅速發展帶來了TEMU的爆倉,幾乎整個三月,拼多多TEMU業務都籠罩在爆倉的陰云之下。

這一切,和2015年4月上線的"拼多多"前身"拼好貨"十分類似。當時,這款App主要做水果生鮮類的拼單,并以產品低廉的價格和新穎的拼購模式迅速累積了大量原始用戶。

當時由于"拼好貨"自建的供應鏈無法應對暴增的需求,公司很快出現了爆倉、水果狂爛、發不了貨、退不了款等一系列問題。最終,在緊急調配倉配運營團隊后,拼好貨的體系才趨于穩定。

現在經過一個月的調配,英國站點順利上線,意味著拼多多TEMU經過了考驗,但也讓我們看到了物流對平臺發展的重要作用。

在高速擴張之下,TEMU需要解決的困難還有很多。想要跟隨TEMU一同掘金的賣家們,也要做好準備,隨機應變。

3.如何在海外再造拼多多

如果只看拼多多海外版目前獲取的流量熱度,他們已經為中國跨境電商帶來了新的突破。

實際上,在TEMU之前,行業內除了Shein之外,國內的主流電商巨頭,還沒有一家能在北美市場迅速打開局面,并收獲大批用戶流量。

即使強大如TikTok,他們也是先通過短視頻獲取流量,在電商領域的擴張,首選的并不是北美市場。

從這一點來看,“更加激進地推進全球化”的黃崢,著實有一手。

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隨著拼多多海外版的熱度持續走高,在低價電商中的長期經營難題,也開始一步步浮現。

官方的表述中提到,“上線至今,TEMU已經實現對國內制造業品類的全覆蓋,先后推動服裝、數碼、家電、箱包、戶外、配飾、玩具、文具等上萬家制造業企業成功出海。目前,TEMU平臺上的女裝、小家電等熱銷產品已經實現單品日銷10000件,單店日銷超過3萬單。”

低價帶來的巨大銷量,在誘惑著更多商家,但是低標準的入駐門檻和極致低價的篩選機制,卻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如何提升商品品質?

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商家在銷量高增長的同時,營收也能成比例高增長,完成電商零售的經營閉環。

但事實告訴我們,商家想要獲得更高的銷量,只能不斷降低價格,銷量與盈利之間的平衡,需要持續尋找。甚至在“薄利”之下,商家只能選擇“量大多銷”來維持經營。

目前來看,合理的應對策略是,前期通過TEMU低價的優勢,收獲更多客流量,累積店鋪好評,未來等待客群穩定后再通過復購實現賺錢和盈利。

第二個問題,也是我們關注很久的問題了,拼多多會不會做海外物流?

關于拼多多做不做物流的疑問,黃崢本人表明過態度,“我們不碰物流和配送。阿里已經做得很好了,你干嘛要做?”

核心原因是國內的物流供應鏈體系已經十分完整,甚至一度陷入內卷競爭格局,即使不自建物流,也可以擁有完善且低價的配套物流服務。

但是在海外市場中,這套低價物流鏈條,卻還不夠完善且低價。

前后對比來看,在去年9月份剛開始招商的時候,TEMU許下承諾稱 “免傭金、免運費倉促費、免廣告費”,以此來吸引賣家入局。

但是到了今年一月的時候,TEMU則收縮了對商家的補貼,賣家不再享受100%的免費物流政策,賣家與平臺各自承擔50%的物流費。商家運往廣州的物流費需要由平臺和商家對半支付。

雖然在國內這部分的物流成本不過也僅有1美元左右,但對于利潤本就不高的商家而言,是壓在頭上的一座大山。

總的來看,TEMU的成功本質上還是復制了“拼多多”的打法。

用低價優勢打開市場,搶占了用戶心智,用激進的營銷方案加速獲取流量,并實現高效轉化,這一套流暢的組合拳給更多國內跨境電商從業者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高增長和極致低價策略背后的商品品質、商家經營閉環、海外物流成本等一系列考驗。

在海外市場再造一個拼多多,比我們想象中要困難得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