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選啟動國際出海計劃
又一個大主播踏上了出海之路。
5月7日,辛選集團創始人、快手頭部主播辛巴現身泰國曼谷進行直播帶貨,正式啟動了辛選國際出海計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源:辛選)
數據顯示,在這場直播中,辛巴及團隊上架了水果、護膚品、乳膠枕等商品品類,全場帶貨總銷售額破8.3億,總訂單量超678萬單。其中,水果品類直接賣爆,僅榴蓮就售出150萬單+,累計銷售額突破3億。
依照數據來看,辛選國際在泰國首站的直播表現十分令人驚喜。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7月,辛巴就先后在泰國、韓國、歐美等地進行了多場直播帶貨,其中泰國站實現了6小時銷售額1.8億,總銷售件數達204萬單的優異成績。
經過這幾場直播的積累,辛巴和辛選收獲了不少海外市場的資源,這也為現在在泰國啟動“辛選國際出海計劃”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針對此次國際出海計劃,辛巴表示,辛選將不斷拓展新的市場和領域,未來還將開啟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專場直播帶貨。
話說回來,辛選啟動這項計劃也是順勢而為。
雖然從橫向角度看,辛選集團2022年GMV超過600億元,較上年增長了百億元,依舊是直播行業的佼佼者。
但從縱向角度看,辛選集團在2019年為快手貢獻了25%的直播電商交易額,去年卻下滑到了10%以下。
或許正是因為直播電商業務在國內的增長有所放緩,辛選才選擇此時入局海外直播電商市場。
除此之外,辛選發布的《2022年消費者服務升級年度報告》顯示,在商品品類和商家方面,辛選2022年重點拓寬了百貨、家電、數碼等類目,合作商家數量同比增長70%以上。
在供應鏈和訂單方面,截至2022年9月,辛選智能云倉物流供應鏈網絡觸達663個城市,覆蓋全國661138個村級網點,訂單處理速度同比增長30%,訂單發貨配送覆蓋全中國99%的區域。
不難看出,在國內市場,辛選擁有成熟的供應鏈體系,目前這個供應鏈體系仍在不斷發揮其價值,而在海外市場,如此完善的供應鏈卻尚未完全發揮出最大效力,仍具有充足的成長空間。
在這種背景下,辛選為了覆蓋更廣的人群,打造出全球消費者信賴的品牌,自然會選擇出海尋找新的增量。
如此看來,辛巴攜辛選走向海外,無非就是為了挖掘新的商業機會,以便更好地立足于直播電商市場。
2.MCN機構掀起出海潮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國內用戶對直播電商的需求細化,MCN機構的競爭日趨激烈,出海逐漸成為了突圍的關鍵。
截至目前,國內已有30%的MCN機構開始布局出海業務。其中,26.6%的MCN機構正在入局嘗試出海,14.9%的機構正在籌備和觀望。
也就是說,不只是辛選,還有大批MCN機構和頭部主播正在布局海外市場或是準備進入海外市場。
以交個朋友為例,2017年,交個朋友在印尼孵化了海外本土公司;2018年,“交個朋友”開始打造東南亞達人矩陣;2020年,羅永浩所在的交個朋友正式啟動海外業務,將海外版抖音TikTok作為主陣地,并把出海首站定在了印尼。
目前,交個朋友已經成立了海外事業部和海外電商學苑兩個主要部門,分別負責品牌出海營銷、達人分銷帶貨、直播代運營和TikTok電商培訓。
交個朋友海外事業部負責人郝浠杰曾表示,2022年交個朋友的海外業務,單月收入環比增長能達到50%-70%,個別月份達到100%的增速。未來出海將成為交個朋友重要的第二增長曲線,預計2023年整體營收將達到1億元。
由此可見,交個朋友已經把出海業務作為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布局。
同樣的,抖音粉絲破億的主播“瘋狂小楊哥”及其背后的MCN機構“三只羊”,在前段時間也傳出將在TikTok開設電商的消息。?
當時,“瘋狂小楊哥”在直播中透露,即將把生意拓展到海外,TikTok將作為出海的主要平臺。
不僅如此,“直播電商第一股”遙望科技也早在2022年3月就圍繞TikTok布局了英國的短視頻和直播業務,目前也在開拓歐洲其他市場、東南亞及美國市場。
目前看來,交個朋友、三只羊、遙望科技等MCN機構都已成為TikTok出海大軍中的一員。
再結合辛選的國際出海計劃來看,辛巴也許希望通過推薦泰國的特色產品,加強海內外的供銷合作,為今后拓展海外商業版圖奠定基礎。
可以說,對絕大部分MCN機構和頭部主播而言,出海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在未來,跨境直播這一風口或許將會演變為MCN機構和頭部主播的競爭焦點。
3.本土化才是決勝關鍵
艾媒咨詢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跨境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已突破1000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8287億元。
(圖源:艾媒咨詢)
隨著規模不斷擴大,MCN機構在海外的市場競爭日漸激烈。
此時,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占先機并站穩腳跟,MCN機構和頭部主播必須解決本土化問題。畢竟,不同于國內市場,直播電商在海外市場的滲透率并不高,用戶的接受度也不夠理想。
2022年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消費者中,有74%的人曾通過直播間購買商品。而在美國消費者中,78%的人并未觀看過直播帶貨內容,甚至直到2026年美國直播電商滲透率也僅為5.2%。
由此可見,要想跑通跨境直播帶貨這條路,首先要提高海外消費者對直播帶貨的接受度。
換句話說,本土化是MCN機構和頭部主播出海的關鍵點。
拿TikTok來說,其繼開放印尼、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小店后,2023年又開始內測美國、西班牙、巴西小店,但從效果來看,歐美地區小店始終與東南亞地區小店有著不小的差距。
數據顯示,2022年,TikTok印尼小店拿到銷量和銷售額雙項第一,而英國小店銷售額占比最低,僅為3.4%。
(圖源:《2022年TikTok行業研究報告》)
另外,印尼小店的月均GMV能達到2億美元,而英國小店的月均GMV僅為2400萬美元。可就往年的人均實際消費支出數據來看,英國幾乎是印尼的十倍。
造成如此差距的根本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消費習慣不同。
對我國消費者以及東南亞消費者來說,直播電商已經發展多年,在直播間購物已漸漸成為大眾的消費習慣,而對歐美消費者來說,直播電商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當地消費者尚未養成直播購物習慣,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實屬正常。
所以MCN機構和頭部主播要想在海外市場闖出一片天,就必須拉近主播與海外消費者的距離,加速本土化進程,并了解當地消費者的直播購物習慣,從而才有可能將國內的供應鏈競爭優勢拓展成全球化的獨特優勢。
也就是說,目前MCN機構出海最需要的就是做到極致的本土化,才能讓海外業務走得長遠。
總之,MCN機構面對海外競爭日益加劇的現實,本土化能力必然是未來跨境直播市場的重要考量標準。未來關于本土化的探索,仍是MCN出海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