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18日消息,在日前舉辦的第40屆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國際跨境電商發展論壇上,海關總署介紹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情況時說,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達到2.1萬億元人民幣,比2021年增長7.1%。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今年以來,跨境電商繼續保持增長勢頭。海關對企業調查顯示,超七成企業對2023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預期平穩或增長。
據中國海關統計,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占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的4.9%,占比與2021年基本持平。其中,出口1.53萬億元,增長10.1%,占全國出口總值的6.4%;進口5278億元,下降0.8%,占全國進口總值的2.9%。
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目的地中,美國市場占34.3%,英國占6.5%;進口來源地中,日本占中國跨境電商進口總額的21.7%,美國占17.9%。出口商品中,消費品占92.8%,其中服飾鞋包占33.1%、手機等電子產品占17.1%;進口商品中,消費品占98.3%,其中美妝及洗護用品占28.4%、食品生鮮占14.7%。
據悉,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主體已超10萬家,建設獨立站超20萬個,綜試區內跨境電商產業園約690個,跨境電商貨物進出口規模占外貿比重由5年前的不足1%上升到目前的5%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央視財經報道,作為外貿新業態,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從2018年的1萬億元人民幣快速增長到2022年的2.11萬億元人民幣。今年1-2月,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5.8%。
阿里國際站數據顯示,3月份來自墨西哥、沙特阿拉伯、越南、土耳其、伊拉克、哈薩克斯坦等市場的買家,對中國產品的需求量增長顯著,分別為49%、41%、47%、78%、295%和201%。
從行業分類來看,工業機械、汽車零配件、包裝印刷、新能源、金屬與合金等行業,海外需求增長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