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親自上陣
隨著AI的火熱興起,AI在電商行業(yè)出圈了。
據(jù)外媒報道,亞馬遜正在使用人工智能(AI)在分揀和包裝的過程中來篩選損壞的商品,希望借助這項技術減少寄出損壞物品的數(shù)量,并加快揀選和包裝的速度。據(jù)悉,在該AI技術的支持下,需要運送的商品將被放置在一個裝有成像部件的箱子中進行檢查,如果商品出現(xiàn)損壞,那么箱子將移交給工人以進行仔細檢查。
亞馬遜的軟件開發(fā)經(jīng)理Christoph Schwerdtfeger介紹道,亞馬遜使用未損壞的物品與損壞的物品的照片對比來訓練人工智能,所以當產(chǎn)品看起來不完美時,它可以對其進行標記。
(相關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亞馬遜已經(jīng)在兩個物流中心實施了人工智能技術,并計劃將在北美和歐洲的另外10個物流中心推出這項技術。
實際上,大力推出AI產(chǎn)品不僅僅契合了亞馬遜努力實現(xiàn)倉庫自動化的發(fā)展理念,也是亞馬遜為提高效率、節(jié)省人力成本的一大舉措。
對于每年訂單包裹量約80億個的亞馬遜來說,依靠人力檢查商品的損壞痕跡著實是一項無比巨大的工程。亞馬遜機器人應用科學總監(jiān)杰里米·懷亞特 (Jeremy Wyatt)表示,鑒于大多數(shù)物品都處于良好狀態(tài),檢查損壞情況可能非常耗時。
二、火熱的AI競賽
作為老牌電商巨頭,亞馬遜一直致力于實現(xiàn)運作自動化,于是它快狠準地抓住了人工智能浪潮的風口。
今年4月份,亞馬遜宣布正在通過亞馬遜網(wǎng)絡服務(AWS)云平臺提供新的人工智能語言系統(tǒng)Amazon Bedrock,該系統(tǒng)類似于ChatGPT,允許用戶根據(jù)特定提示開發(fā)圖像、構建聊天機器人和總結文本。
無獨有偶,不止亞馬遜看到了人工智能在全球掀起的巨浪,其他電商平臺也爭先恐后花重金布局AI。
今年5月份,eBay上線了AI描述生成器,基于這項技術,生成器可以根據(jù)用戶輸入的標題和物品,自動生成一段長文本描述。Lazada不甘落后,宣布推出東南亞首款由OpenAI ChatGPT技術提供支持的電商AI聊天機器人LazzieChat。據(jù)了解,該AI機器人可以做到智能回復用戶提問、擔任私人導購、推薦商品等。
對于平臺和賣家來說,AI無疑是降本增效的一把好手。借助AI工具,賣家可以高效地完成廣告素材制作、選品、關鍵詞提取等繁瑣工作,還可以推動中小賣家銷量的提高,例如亞馬遜利用AI推出了旨在提高中小品牌產(chǎn)品曝光度的Small Business Search系統(tǒng)。
但在火熱的AI面前,我們要保持理性思考,享受其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要以“后視鏡”的視角注意到其存在的隱憂。虛假評論和侵犯隱私便是長期伴隨AI的負面聲音。
此前,在亞馬遜的部分電子產(chǎn)品、書籍、嬰兒用品等商品的評論中,出現(xiàn)了由ChatGPT所撰寫的虛假好評,存在誘導消費的可能性。而在用戶隱私保護方面,AI所能做到的個性化推薦,從技術的底層邏輯來看,其需要抓取用戶個人的瀏覽軌跡來分析購物偏好,平臺收取用戶個人信息的底線究竟在哪、用戶隱私泄露程度有多大,我們無法得知。
技術無罪,真正使技術走向善惡的是管理和使用它們的人。因此,賣家要合理合規(guī)合法使用AI,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它原本的價值,讓技術真正為我們所用,而非心存僥幸之心,利用AI做出不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