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發JIT模式
在菲律賓上線全托管不久后,Lazada又進一步開發新模式。
近日有消息稱,Lazada正在積極開發JIT(Just-In-Time)模式。在該模式下,賣家無需將商品備貨至平臺倉,而是可以在其自有倉庫或采用一件代發的方式進行備貨,只要滿足平臺發貨時效要求即可。預計這一模式最早將在今年7月底上線。
【資料圖】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旦Lazada正式推出JIT模式,不少全托管賣家會先通過該模式進行樣品測試,然后再根據這一數據將商品備貨到平臺官方倉。
其實這一模式對平臺和賣家雙方都非常有利。一方面,對于銷售款式和品類多樣的賣家來說,這能給賣家帶來更靈活的備貨方式,大大減輕他們的備貨壓力;另一方面,賣家備貨越多,平臺產品結構也會更加豐富,競爭優勢也會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Temu此前也向賣家推出了JIT預售模式。加入JIT模式,賣家無需提前備貨到廣東倉庫就可以預先上架出售。在商品訂單產生后,賣家只要在24小時內發貨至Temu肇慶倉即可。
不難看出,JIT模式對Lazada來說是一個值得布局的方面。倘若Lazada真能按預測時間推出JIT模式,全托管賣家又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二、發展全托管
從Lazada最近的平臺布局來看,全托管業務已經成為發展的重中之重。
今年4月,Lazada邀請了全國賣家在廣州阿里中心召開了“Lazada全托管服務閉門招商會”,正式宣布推出全托管運營服務。緊接著在6月份,Lazada在菲律賓站點正式上線全托管服務專屬購物頻道——Choice。從頁面布局上可以看到,Lazada將“Choice”作為獨立頻道置于首頁中間位置。
而該頻道上的商品均采用P99、P198、P297三件免郵的方式進行銷售。目前Lazada上許多商品的銷量已經過萬,有的甚至高達4萬件。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Lazada接下來勢必還會在其他新站點繼續布局全托管。
事實上,全托管作為跨境電商行業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標準配置,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平臺開始試水這一業務。自去年9月上線以來,Temu就采取了全托管模式。在該模式下,Temu承辦運營環節的大部分事項,賣家則只需要提供產品和報價。
除了Temu在不斷布局,與Lazada同為阿里旗下的速賣通也緊跟這一發展趨勢。去年12月,速賣通針對部分賣家在韓國試點推出全托管模式。在全托管的強力助陣下,速賣通今年3月訂單量同比增長50%,創下歷史新高。隨后在4月份,速賣通在2023年度商家峰會上正式推出了全托管模式。
由此可見,全托管服務已經成為電商發展的趨勢。此次Lazada計劃推出JIT模式正好能改善全托管模式下賣家要承受的備貨難題,加強平臺供應鏈端的服務。不過,如果想要在這場激烈的角逐中打造出自己的底盤,賣家還需繼續強化自己的產品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