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閉輕小商品計劃
不過半載時間,亞馬遜就要關閉這項曾讓不少賣家拍手叫好的“輕小商品計劃”了。
6月30日,亞馬遜美國站發布公告稱,從2023年8月29日起,亞馬遜將終止“輕小商品計劃”,之后會推出低價的亞馬遜物流費率。在此之前,已經注冊該計劃的商品將繼續采用“輕小商品計劃”費率,但賣家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7月17日之后不再接受新的商品注冊。
亞馬遜表示,在2023年8月29日后,價格低于10美元的商品均可自動享受新的低價FBA費率,無需賣家采取額外操作,賣家都能享受更快的FBA配送速度,且不受2023年旺季配送費用的影響。
【資料圖】
從亞馬遜本次的調整來看,若產品已經注冊輕小商品計劃,且價格低于10美元,調整就意味著每件商品的物流費將比輕小商品計劃多出約0.3美元,但可享受正常配送時效。如果產品尚未在輕小商品計劃注冊,且價格低于10美元,那么此次調整就意味著每件商品的物流費將減少0.77美元左右,同時享受正常配送時效。
對此,各路賣家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這對10美元以下的低價產品來說,不失為一項利好政策。但更多的人認為亞馬遜是在割賣家的韭菜,讓賣家們互磨價格,也是和Temu之間的一場對抗。
(圖源:跨境電商電商屋)
事實上,這并非是亞馬遜今年首次調整FBA配送費。今年1月17日,亞馬遜美國站就上調了物流、倉儲等費用。有意思的是,在年初的調整中,亞馬遜針對符合輕小商品計劃條件的商品,將價格門檻從“10美元或以下”提高到了“12美元或以下”。
而如今,亞馬遜宣布收回這項福利,又調回到了10美元。有賣家表示,亞馬遜這是“年初撒上小小的種子,秋季收割大大的韭菜”。
二、降價還是提價
雖然亞馬遜明面上表示不參與平臺之間的無效價格戰,但從它近日的多種動作來看,它似乎正在將價格戰的戰火引向賣家與賣家之間。
應該有不少人都注意到,前幾日亞馬遜在手機端上悄悄地測試“More Like This”搜索按鈕功能。據了解,點擊該按鈕進入頁面后,系統會推薦大量款式相近的產品,再下拉頁面,則將顯示更多來自系統推薦的同類商品,和淘寶的“找同款”相差無幾。
不難看出,同質化的產品在同頁比價中,勢必會掀起一場價格內卷。畢竟,在同等條件下,多數人都會選擇價低的那一方,為了截取更多的流量,商家不得不降下價格來挽留消費者。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畢竟亞馬遜當前面臨著腹背受敵的狀況,它必須想辦法脫身。只是亞馬遜的種種舉措卻使得眾多賣家陷入了兩難的價格困境,尤其對產品價格在10-12美元之間的賣家來說。
對于原本享受輕小商品計劃費率的賣家而言,此次變更后就需要比原本多支付0.3美元左右。而售價在10-12美元之間的產品,若是想要享受較低的物流費率,就需要將價格降到10美元以下,但這會擠壓本就微小的利潤空間。
如果不降價,賣家的成本又上漲了,為了平衡成本賣家只能選擇漲價,這又導致其在低價內卷的大環境中失去了價格優勢。
就當前的消費趨勢來看,價格已經成為影響消費者購物的重要驅動因素,因此大部分人認為選擇降價的賣家會占大多數。想必亞馬遜也是吃準了這一點,才會出此策略。
由此看來,如今的跨境電商行業競爭是愈發激烈了,由Temu等平臺掀起的價格戰甚至連巨頭亞馬遜都難逃沖擊。對于賣家來說,究竟是降價還是漲價,這需要結合自身產品調性和消費者群體特征來具體分析。